镍基合金管焊接过程中的气孔缺陷问题要采取系统性控制措施。
在焊接前要先用丙酮或专用溶剂清洗坡口及两侧25mm范围,彻底去除油污、锈迹、氧化皮等杂质。用不锈钢钢丝刷/砂轮打磨至金属光泽,避免硫(S)、磷(P)、铅(Pb)等低熔点元素残留。焊接镍基合金管的区域应隔离粉尘、湿度,标记墨水等污染物需用甲醇清除。
优化焊接工艺参数,包括限制热输入,采用小电流、快速焊、窄摆动(摆动宽度≤焊丝直径3倍),降低熔池过热风险;多层多道焊接,减少单道熔敷量,层间温度控制在100℃以下,加速气体逸出;坡口设计优化,增大坡口角度(如60°~90°),减小钝边尺寸,改善熔池流动性。
然后是强化气体保护,保护气体纯度需≥99.99%,正面流量12-14L/min,背面17-18L/min,并加装挡风装置。焊丝需干燥防锈,CO₂保护焊需预热减压表防止冻结;定期清理喷嘴飞溅物。
总之,污染物清除是基础,需要确保“零污染”焊接环境;小线能量+多层焊为关键工艺;双面氩气保护需精确控制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