镍基合金管进行氩弧焊应当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操作细节,以规避裂纹、气孔等缺陷!
焊接前,应彻底清洁工件表面,去除油脂/氧化膜等脏污,用丙酮清洗或机械打磨确保无污染源。坡口角度设计为60°-90°,钝边控制在1-2mm,以改善熔透性并减少未熔合风险。然后通过试焊确定合适参数,检查设备完好性(如焊枪开关、气管无破损)并确保环境无可燃物。选用和母材成分匹配的焊丝和纯度≥99.99%的氩气,背面需同步通氩保护。
采用钨极氩弧焊(TIG),优先直流正极性,高频引弧并设置电流衰减功能。钨极磨成尖端直径0.4mm、夹角30°–60°的尖状,避免接触熔池以防止污染。
参数控制:短弧操作(电弧长度≤3mm)、快速焊接降低热输入;电流电压需稳定,电流过高易导致晶粒粗化或气孔。
操作手法:焊炬角度保持70°–80°,小幅摆动(幅度≤2mm)并观察熔池;多层焊时层间温度≤100℃,每层焊后快速冷却。
焊接后及时清理焊缝,检查气孔、裂纹等缺陷,必要时打磨修补弧坑。一般不用预热或热处理,但环境温度低于15℃时需局部加热至15°–20℃;铸造合金例外,可能需100°–250℃预热。
镍基合金管氩弧焊成功依赖清洁、精准参数和短弧快焊,优先TIG方法并全程防护,可显著提升焊缝质量。